考场素材:以我之心,彰美之美
-
+
成熟大叔
温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萝莉
靓丽御姐
老师们、同学们:
大家好!
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“以我之心,彰美之美”。
那一天,我们凝望着星星。于是,冷漠、无言的星,也变得纯洁,冷静,深远了。
那一天,我们看到一只山鹰在天空盘旋,寻找吃食。于是,山鹰也背负了自由之理想,“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。
那一个明月之夜,秋虫觉秋夜之凉爽,遂夜鸣。我们却深觉其真个“如怨,如慕,如泣,如诉”。
其实,星星不过是那一颗顽石,山鹰、秋虫不过是无意识之动物。却因为我们这些观赏者的眼睛,它们才变成了“他们”,拥有了意志与情感。
所以美学上才有这样一种观点――美不自美,因人而彰。山还是那座山,水还是那片水。山是否高,水是否清,不仅仅在于它们本身,也在于我们这些看客如何感觉。你看,其实我们在读书时,不也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吗?同样是那一座高山,年少的杜甫雄心壮志,才会看出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”的雄伟壮阔,才会喊出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壮志豪言;姜夔深感战乱之苦,才会发觉“数峰清苦,商略黄昏雨”;辛弃疾深感无人同道之孤独,才会想到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无人为友,便以山为友;而那陶潜,早已抛却世间纷争,才得以一颗悠然之心静看南山。他们所写的,难道不都是山吗?可却因其中贯注的情趣各有不同,而各有其意趣与境界。关注微信公众号:壮壮爸爸
所以,我们阅读时,不能仅仅粗浅地、冷漠地看山就是山,看水就是水,而是要以我之心,深入书本内里,深入作者之心,看到他们在同一个景物中蕴含的不同性格和情趣。对我们常人来说,世界永远只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,可是对于写这书的诗人、哲人来说,世界却是那样新鲜有趣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以我之心,赏美之美,是剖出我们这颗心,看到书中之美,找到作者在书中深藏的这颗心。
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,正如旅行一样。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,有时是坦荡平原,有时是崎岖险路。走到平坦的地方,有人只觉其无趣,有的人却能看到大道之坦荡,高高兴兴地向前走;走到崎岖的境界,有人畏其艰险,有人却愈觉奇趣横生,觉得至此奇绝壮绝的境界,愈能得一种冒险的乐趣。
人生如是,难道读书不是如此吗?
碎片化容易吸收,大块头实在难啃,于是人人倡言碎片化阅读。殊不知,有时候读书的乐趣,不仅仅在于看出文章之意趣,更在于读者自己攀山“硬啃”的那一段历程。恰如辛弃疾不深入山中,怎见青山之妩媚,我们读完读深这一整本书,怎得见书中那恢弘博大的世界观、那高屋建瓴的思想论?更何况,在“硬啃”的过程中,我们因存疑而查阅的资料,我们因思想碰撞而提出的质疑,不也是在重新建造一座高山吗?不也是在重新创造一种思想之美吗?
李大钊在论壮美的意趣时,曾这样说:“要知道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,亦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事。”我想说,要知道在艰难的阅读中发现阅读之美,也是人生最有乐趣的事。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