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年维特的烦恼》读后感-读后感1200字
-
+
成熟大叔
温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萝莉
靓丽御姐
约翰·沃尔夫冈·冯·歌德(1749年8月28日—1832年3月22日),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,德国著名思想家、作家、科学家,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。而作为诗歌、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,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,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。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《葛兹·冯·伯利欣根》,从此蜚声德国文坛。1774年发表了《少年维特之烦恼》,更使他名声大噪。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。1831年完成《浮士德》,翌年在魏玛去世。
本书的主人公是维特,他是一个生活富裕,受过良好教育,喜好绘画诗歌,坦诚可爱,向往自由的人,但是也是一个多愁善感、思想偏激的人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遇到了绿蒂,并且爱上了她,绿蒂也喜欢这个年轻活泼的少年,奈何她已经和阿尔勃特结婚了,并且也深深爱上了她的未婚夫。但是维特已经无法自拔,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和绿蒂结婚,但却被绿蒂劝去寻找其他的女人,这让他有了死的欲望。再加上腐朽的社会、呆板的工作,最后用被绿蒂碰过的手枪自杀了。
这部小说在文学价值和社会批判上都有极高地位。
先说说它的文学价值。
这部小说与其他大多数的小说不同,采用的是和《爱的教育》一样的书信格式,并采用第一人称视角,主要侧重于人物的内心,事情的叙述和直接的抒情,通过这种书信体的第一人称形式,能让人觉得自然轻松,身临其境,真实完整,读起来饶有兴趣。在这部小说中,我们仿佛可以直接看见维特的活泼可爱和愁眉苦脸,以及最后饮弹自尽的场景和绿蒂为其痛哭的悲剧。
这部小说还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。无论是主人公维特、绿蒂还是突然出现的老人、小伙子,都以简洁明了的语句形象刻画出了他们的形象,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跃然纸上。
情节跌宕起伏,不断设置悬念。由于这部小说采用的是书信体形式,有的信很长,有的信很短,但是短的信总是为长的信设置了悬念,做铺垫,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,并且使文章不那么的枯燥无味。
语言十分的优美。没有过多华美辞藻的堆砌,但是词与词,句与句的完美搭配却使小说的语言优美且有韵味,让人沉浸在诗一般的想象中,在维特各种不同的情感中来回穿梭,体现人的苦恼与悲愤。
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价值,就连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也独一无二。
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?这部小说不单单描写少年维特的爱情烦恼令他无法释怀,还有其他的烦恼,下面就将这些烦恼一一列举出来。
工作不顺心,无法施展抱负。在第二部中,维特到了公使馆工作,并且在第二部里也花费了较多的笔墨描写维特工作的不如意。在小说中,维特表示,这里的人都太过保守,都坚持走一些没有必要的流程。这里实际上是批判当时德国腐朽的官场,市民们的庸俗,可谓是以小见大,意义深刻。
对社会不满让他不断地和周围发生冲突。在小说中,维特曾因为被人讨厌而赶出绿蒂家,就连他认识的一个爱上自己女主人的年轻人也是因此而疯掉,除了这些之外,还有许多,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。这里则是批判了当时德国的等级偏见、压抑个性令人窒息的现实秩序,表明了作者主张反对等级偏见、发展个性主张的思想。